本次展览由黄石市委宣传部、黄石市文化和旅游局、黄石市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办,黄石城发商业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承办,北京中创文旅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协办。该展在湖北黄石华新1907文化公园的观展时间为2023年1月24日至2023年5月31日。
文化碰撞 千年丝路史话与百年工业传奇
华新1907文化公园前身是华新水泥厂旧址,创建于1907年,是中国近代最早开办的水泥厂之一,曾被毛泽东主席誉为“远东第一”。2012年,华新水泥厂旧址作为“黄石矿冶工业遗产”的核心组成部分被列入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》。2013年,华新水泥厂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。2019年,华新水泥厂旧址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;2022年,被认定为省级文化遗址公园,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。
华新1907文化公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工业遗产的空间结构,充满了迷人的工业设计和富有张力的结构线条,成为市民文化休闲生活的地标。这座公园见证了黄石社会经济的发展,支撑了城市的历史脉络,是中国工业百年史的活化石,也是黄石市民心中重要的城市记忆。
“遇见敦煌 光影艺术展”运用数字艺术展现千年丝路史话,带大家感受世界文化遗产敦煌,体验这座综合性的艺术宝库千年的文化积淀。这是该艺术展首次来到湖北,也是目前在湖北唯一的一次展出,希望通过“千年丝路文明”与“百年工业文明”的对话,通过光影科技的技术呈现,向群众跨越时空,感受艺术魅力,让历史文化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。
身临其境 视听交互式体验
在有限的体验时间内为观众呈现敦煌石窟艺术之美,平衡展览的视觉效果与故事性是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。相较于传统展陈形式,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增加了数字科技元素,一经展出便成功出圈,备受时下年轻人的喜爱。
本次展览融合丝绸之路历史变迁,深度还原敦煌文化,在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先生之女、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先生的带领下,以孙博、鲍营等艺术家重绘的200余幅敦煌壁画作品为基础,通过3D光雕技术,24台4K超清设备,投影面积1200平米,将精美绝伦的壁画进行更为“鲜活”的再现。在“流光回响”展区可鉴赏四大主题光影秀,分别为“丝路史话:不同文明交融”、“九色神鹿:闯入梦幻森林”、“敦煌千佛:以光为线 卧佛再现”、“敦煌舞乐:飞天引人入境” 。在观展的同时,音乐、视频融入光影之中,美轮美奂的视听交互体验,带领观众身临其境的探寻敦煌艺术史诗。
千年文化传承 再现“鲜活”魅力
敦煌石窟自开凿以来距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,饱含了无数僧侣、无名画匠和工人的心血,也是多种文明交流与碰撞、融合与创新的结果,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美学价值。敦煌石窟代表了4至14世纪中国佛教文化艺术的最高成就,是丝绸之路上我国古代多民族文化及欧亚文化汇集和交融的结晶,它也被西方学者称为“墙壁上的图书馆”。
为便于观众更为详细地了解敦煌文化,在展览中,特别增设“敦煌千年”“守望与传承”静态展陈区,并对部分缺失作品进行了复刻,其中包括《观无量寿经变图》《五百强盗成佛图》《佛传故事》《伎乐天反弹琵琶》《禅修》等壁画作品。此外,作为守护国家遗产敦煌石窟的奠基人,常书鸿和女儿常沙娜的作品将同步展出,从石窟的营建与形制,到壁画中的姿与韵,向观众揭示了深藏大漠中为全世界所痴迷的莫高窟的神奇奥秘。
让文物活起来,让文化走出去
“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”是文化、文物、科技实现互融的探索,也是致力于让“文物活起来”、以现代科技手段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。
此次展出是黄石活化利用老旧厂区,探索工业遗产保护新模式的又一次成功的尝试。
近年来,华新1907文化公园突出活化利用,延续城市文脉,打造生活秀带,制订了《黄石市特色空间规划及华新水泥厂旧址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》创建集文博、文创、文商多元复合功能的产业转型示范区和城市更新形象新窗口,引进了书店、酒庄、茶室、咖啡馆、小酒馆等亲民业态,新技术、新思维、新业态、新方法重新在这里汇聚,逐步完成了历史空间向城市空间的转型。
“遇见博物馆”是“遇见敦煌 光影艺术展”的原创策展单位,与各大国际主流文化机构及世界级博物馆有着深度的合作关系,致力于促进全球文化艺术交流,把世界博物馆带到每个人身边。在这里,多元文明和艺术巨制,借助动静结合、虚实相生的数字光影展陈方式,让观众仿若穿越多维时空,近在咫尺与艺术大师相遇、相交、相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