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报道
去“地铁”“酒吧”“商店”,遇见凯斯·哈林

        明天起,“遇见凯斯哈林——后波普时代潮流艺术展”在遇见博物馆上海静安馆正式对外展出,在展厅里,不仅可以“遇见”艺术作品,更重要的可以在艺术家曾经为之创作的“地铁”“酒吧”“商店”里拍照打卡。



    
        1958年5月4日,凯斯哈林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雷丁市 (Reading),在繁华喧嚣的纽约,哈林注意到地铁站存在大量未使用的广告板,便开始在这里用白粉笔绘制图画。他创造了单色、空心的抽象小人,狂吠的狗,发光的婴儿等卡通形象,它们成为哈林涉足公共艺术的起点。1982年至1989年间,他在全球数十个城市创作了50多件公共艺术作品,其中许多作品是为慈善机构、医院、幼儿园和孤儿院设计的。

        本次展览共分六个单元——“纽约是我的画布”“他们都是我的朋友”“我的语言是符号”“创作永无止境”“以艺术之名”“每个人都可以”。展览涵盖了凯斯哈林创作的70件(组)作品,包含凯斯哈林众多知名作品,如《举心的两个人》《托尼沙弗拉兹画廊》《凯斯哈林卢西奥阿梅里奥画廊个展》《比萨89》等,在英国泰特美术馆展出过的《流行商店》作品也包含其中。




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展览现场“再现”纽约地铁——这是凯斯哈林街头艺术创作的起点,观众不仅可以观赏艺术真迹,还可以打卡拍照。遇见博物馆借鉴凯斯哈林艺术作品中的经典视觉形象和图案符号,对场馆进行全新设计,通过地铁、酒吧、商店等布景再现了凯斯哈林艺术创作的场景。

        《举心的两个人》是凯斯哈林最具代表的作品之一。在画作的中心,两个小人儿把爱心高高地托起。这幅作品体现了哈林乐观的态度,他在许多方面其实都是一个浪漫主义者,相信人性中的爱与纯真。哈林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都使用了黑色粗线。一些人认为,使用黑色粗线的灵感来自于音乐。在音乐中,黑色粗线被用来显示音乐对听众的影响。这也让人想起毕加索等知名艺术家的早期作品。这张作品也表明,当提及爱的时候,哈林的确相信爱的强大力量、人性以及人类表达自我的能力。





        哈林最著名的符号莫过于“发光的婴儿”。哈林曾这样描述这个小婴儿,“人性中最纯洁,最积极向上的体验。”婴儿爬行的姿势显得天真无邪,而发光的线条彰显着无穷的能量。

        1990年,凯斯哈林去世的10天前,他完成了最后的系列作品“好朋友”。两个互相拥抱的人物周围放射着光芒,造型并不复杂,代表了艺术家心中的爱以及对社会的包容。凯斯哈林将这一系列作品捐赠给了帮助发育障碍者的同名慈善机构“好朋友”,该组织自此之后便一直沿用该图像作为标志。





   





 

把全世界博物馆带到你身边。
关注我们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开馆时间:
星期二至星期日
10:00 - 19:00

客服电话:
+86 400-150-8800



媒体中心:
press@cctc-bj.com

商务合作:
展览合作:
ED@cctc-bj.com
IP授权:
BD@cctc-bj.com

ke
展览
场馆
馆藏
活动
新闻
艺术商品
关于我们
隐私政策
English

© 2024    北京中创寰宇科技有限公司